,可能还是对着入侵蒙古的噶尔丹,五阿哥折子上究竟写了什么?

过了半个时辰,康熙的怒气才逐渐平复。

而在这期间,梁九功等人一直一动不动跪着,宫人们都有这个本事,尤其是乾清宫的宫人,他们权力高,要求也高,毕竟在这里干活死亡率也高。

只听康熙突道:“梁九功,你去宣南怀仁过来。”

“奴才领命。”

胤祈的折子上有写,他已经跟台海驻官打听过,阿芙蓉打量以非医药入台海的时间是前明万历皇帝年间,在这期间也进贡了许多礼物,其中便有自鸣钟。

而南怀仁在几十年后受派入京,肯定也有其目的。

因南怀仁满足了康熙对一些自然科学的求知欲,又设计监制黄道经纬仪、赤道经纬仪、地平经纬仪等天文仪器,利于大清历法修正与统一。

念及他的功劳,康熙不仅为他赐予官职,还允许其在大清传教,编写诸如《教要序论》、《善亚报略论》、《圣体答疑》、《道学家传》等书籍。

也因为南怀仁对于西方传教士是有一定好感的,这是西方传教士在大清国土上会建零星教堂的原因。

康熙对于西方的制度也不是一无所知,大概率从南怀仁那里知道他们的教会分量很重。

但要说更深了解,也肯定也是没有的。

从胤祈这里简单描述的几句可以看出,政治和国王和宗教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清楚的,而且听说对方新教、旧教很是混乱。

当南怀仁到南书房时,

这里已经清理过一番,康熙和往常一样咨询南怀仁很多知识。

南怀仁知无不尽,以为康熙对于宗教制度很有兴趣,更是大肆宣传。

当康熙打开不同视角时,他能注意到过去很多东西。

唯一比较安慰的是南怀仁这个人还是比较纯粹的,他的终生目的都在传教上,试图让大清更多的人信仰他们的教派,这便是他背离家乡多年的执着。

特别纯粹的执着。

康熙大概理解胤祉口中所谓的‘冒险家’,他们为什么会去冒死探索一个荒无人烟、又与本土隔着千里之外的大陆,一次又一次探索,把好东西带回国土。

可能是为了财富,或者为了对真理

章节目录